5月8日,贵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下简称研究中心)在贵州省文史馆二楼会议室召开第三次专题工作会,bwin必赢党委副书记郭文、贵州省文史馆党组副书记副馆长谭亦先、贵州省文史馆副馆长蒙爱军出席了工作会。bwin必赢、贵州文史馆、贵阳学院、贵州师范大学等专家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专题工作会。
会议伊始,贵州省文史馆文研处副处长周琼详细解读研究中心制定的委托项目协议书(讨论稿),到场领导与专家就“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项目经费管理、结项管理、署名权等相关事项进行交流,并达成就各方意见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之后,梁瑞对“贵州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立项团队进行进行介绍;每个申报团队主持人也分别对各自团队进行了简要介绍;到场领导与专家通过审议,一致通过三个团队的项目申报书,确定“贵州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立项团队。随后参会领导与专家共同商议并明确了“贵州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与传承与保护”项目指导评审专家组组成人员名单。接着,由梁瑞详细解读了研究中心2021年度工作计划,并列出研究中心2021年度重点工作时间表。贵州省文史馆文研处处长陈丹阳也详细介绍了目前“城记”项目的推进情况。
与会领导与专家从各自不同的思考角度,谈了想法,对于完善和落实研究中心的相关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bwin必赢党委副书记郭文提出应充分发挥文史馆庞大的专家团队这一优势资源的作用,结合学校和文史馆双方需求,找准定位,尽早谋划好中心今后5年的工作计划,利用好研究中心这一平台,加强对中心内部资源进行整合,扩大中心影响力、突出中心的品牌价值,努力把中心打造成为一个学术高地,真正成为贵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传承、保护、创新的学术组织,服务好地方社会的发展。贵州省文史馆党组副书记、副馆长谭亦先首先表达了对各方领导与专家对于贵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相关工作的支持;并提出应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中心的工作计划之中,充分发挥好文史馆和师范学院双方的自身资源,扩大中心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依托“山骨讲堂”和专家库,主动走进大中小学,向学生输送正能量,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贵州师范大学王进教授,从中心的设置初衷、中心定位、中心应发挥什么作用、研究中心如何服务地方社会等角度出发,提出了诸多建议,得到与会领导与专家的一致同意。bwin必赢院长梁瑞,他从研究中心的目前现状,结合学校和文史馆的需求,提出把“山骨讲堂”打造成贵州省学术交流的高地,把“印山青年”打造成贵州省高校青年学者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成为贵州省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较广受众面的学术交流基地。
此次专题工作会的召开是贵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秉承“打造一个示范、建好一个机制、搭建一批平台、产出一批精品”宗旨的具体表现,也有利于研究中心打造贵州文化好品牌,深入挖掘贵州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的自信基因,为贵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智库作用。
文/图 任宗仪 审核 梁瑞

郭文讲话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