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bwin必赢大创项目分享、指导会通过腾讯会议线开展,bwin必赢院长梁瑞、副院长万国崔、档案系主任刘凯、教授魏郭辉等,与学院2021级、2022级学生参加此次分享、指导会。
会议伊始,万国崔首先介绍此次分享、指导会的目的,以及本次会议流程。接着,欧厚含、罗雪痕、朱艳红、杨辉共四位同学,分别从大创项目的前期了解、准备过程、中后期结题、汇报内容、团队建设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一个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完美过程。在分享内容中,几位同学都着重提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建议同学们,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跳出学科和专业局限、寻找专业互补的组员,发挥组员的自身优势。由组长统筹分配、合理分工,来组建一个良好的团队,以顺利申报、完成大创项目。他们还建议,申报题目要紧贴国家政策和时代热点,如非遗传承、大教育、乡村振兴等。要多查阅大创项目网络平台、挑战杯官网等,从历年立项、获奖项目题目中获得灵感。要注重调查报告的撰写。
魏郭辉老师从六个方面对大创项目的申报进行总结。他说,第一,题目是灵魂。要登录“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善于关注历年大创选题(1400多条)的变化,以及学习强国、《人民日报》《贵州日报》等,从多方面、多渠道去获取课题思路。要跨学科、跨专业选题。要注意互联网+的趋势,愈来愈明显。题目要服务社会热点,紧跟社会发展,注重实践调研和本土文化资源。选题务必要做好前期调研,要从实践中来,可行性强;第二,团队是支柱。拥有一个好的团队,才能在各种比赛中脱颖而出。注意团队成员的家乡,要与主题相关,以方便调研;第三,内容是关键。申报书内容要反复打磨,突出重点;第四,沟通是方式。积极主动同导师和其他老师沟通,甚至是与立项学长交流,汲取经验,总结方法;第五,紧扣申报指南,关注不同年度申报的重点领域;第六,恒心是力量。要持之以恒、屡败屡战,持续关注。
交流会由万国崔主持。在点评总结中,万国崔肯定了同学们的交流分享。同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把自身专业、民族、家乡的优势,和项目创新点体现出来;二是要把大创、互联网+、挑战杯与大学生科研项目、毕业论文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在同一个领域进行横向、纵向地开发与研究。如长征文化、三线文化、黔学、民族文化等。一题多报,做精做强;三是要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当作一次实践思维训练,减少功利心,以学习、锻炼的平常心态来申报项目。通过此次分享指导会,同学们关于如何选题、如何开展项目研究以及恒心、信心等问题与困惑,都得到了一定地释解。这将为后续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张香 陈露露 图/党建工作中心 一审/张玉婷 二审/鲁华 三审/万国崔

线上会议现场一

线上会议现场二

线上会议现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