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印山讲坛”系列讲座第三期,于印山书院二楼“山骨讲堂”开展,举行以“我国档案工作法制化建设研究”为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bwin必赢任宗仪副教授主持。贵州省档案局专家库专家、中国档学会基础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bwin必赢档案学系教授学科带头人、实验室主任、贵州财经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国家档案局全国青年档案业务骨干李忠峪教授主讲,我校近五十名师生到场学习。
会议伊始,李忠峪首先从我国档案法律框架体系开始讲授。她表示,我国档案法律框架体系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核心,辅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行业标准等构成的多层次、综合性法律规范体系。该体系旨在保障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与法治化。她表示,该框架体系通过法律强制力与标准化指引,确保档案工作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为档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制度保障。李忠峪讲到档案治理法制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发展历程的研究。她强调,《档案法》的演进体现了我国档案治理从传统管理向法治化、现代化转型的历程,并从1897年初次立法,1996年首次修订,2016年重大调整,2020年全面修订四个重要节点,进行阐释。《档案法》的历次修订均紧扣时代需求,逐步构建起覆盖传统档案与数字档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最后,李忠峪对走向档案治理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特点进行阐释。她说,2021年颁布的《档案法实施条例》是对《档案法》的细化与补充,其特点和现代化治理路径主要体现在强化责任机制,推动数字化转型,优化服务功能以及注意风险防控等方面。它要明确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主体责任,要求各级档案机构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简化档案开放程序,建立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强化风险防范能力。《实施条例》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推动档案治理从“保管为主”转向“服务优先”,为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
这次讲座,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与行业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为推动档案学科发展与法治实践融合搭建了平台。讲座内容深浅得当,知识丰富,师生们受益匪浅。通过本次讲座,师生们会在未来合理运用讲座知识,梳理档案工作的法律理念,打造法治化、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新模式,助力档案工作新发展。
文/图 徐雅馨 一审/任宗仪 二审/蔡知远 三审/万国崔

李忠峪进行讲授

讲座现场